由瞭望智库主办的2025第10届新金融论坛于2025年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从秩序重构到行稳致远——金融业的既往十年与未来五年”。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增武出席并演讲。
王增武在演讲中表示,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份专属的财富管理方案。如果人生的前半程你的身份证是很重要的话,人生的后半程遗嘱证也很重要,双证合一或者双证合璧才能保证未来老有所安。
“说遗嘱不单单说遗嘱,还有金融的配套。但是立遗嘱宜早不宜迟,早立嘱得安宁,找专业。”他说。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增武:感谢主办方的邀请,非常荣幸能跟大家再次讨论有关人口老龄化和家庭财富传承的话题。
今天跟大家报告的题目是《老有所安的遗嘱传承》,我有一个毛病,到这个主场我讲的不是当时的话题,应该讲金融的话题才对,我感觉我每次把最想讲的跟大家报告一下。2025年热闹非凡,各种传承的事件层出不穷,现在从传承的角度来讲有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在传承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大部分的人在现有的约束条件下可能并不见得能利用现有的金融工具,可以以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遗嘱。你自己写一个也可以,你找公证机构写一个也可以,找一个专业机构写也可以。如果从有效性以及未来麻烦最小化的角度来讲,我今天跟大家汇报的中心思想,尽早立遗嘱,未来多得一份安宁,找专业的,我们自己写是有效,但是并不那么有效。
2025年热闹非凡,不用多说,宗老爷子的事情、释永信的事情、范曾的事情。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财富有了一定的积累,我们的房产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企业家群体来讲,你的股权资产,刚才诸位讲了你的股权资产也是最重要的,还有各种各样形式的资产。近年来的第二波财富浪潮,如果大家稍微回顾一下,在近代以来第一波财富浪潮中,那些人在那个条件下是如何做家庭传承的?可能对我们当下也有比较好的借鉴意义。
大家说这是养老,最近有一个总结,我们也做了养老的事情,中国养老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一,我们梳理一下老年人何以养老?不同群体有不同的诉求,把每个人的需求做一个简单的区分,我最关心两点。一个老有所安,我老了家庭里面出现少一点的纠纷,我过世之后,家庭尽量没有麻烦是最好。还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在座诸位的父母或者诸位的未来,六七十岁才是中年,如果在物质财富足够的条件下,未来的精神生活诉求,尤其老年精神生活的诉求是非常重要的。
老有所安,谈到传承,我想给大家看一个例子,近代以来第二波财富浪潮,第一波1840年以来有一波财富浪潮,李鸿章的大儿子李经方用的遗嘱传承,传承非常精细,把未出生的以及在世的,还有长辈、同辈、其他人,包括管家都兼顾了。家族关系谱系图,如果从财富管理的角度来讲,或者从家族企业的角度来讲,家族关系谱系图有什么样的功能?一方面分家族财产所用,尤其有家族企业找到最优的接班人。另外一方面,可以找出家族中与最优接班人相配合的最优家族团队,这是家族关系谱系图最重要的。
我想给大家介绍一点,在世的、没在世的都兼顾了,遗嘱里面有一条“我定期或者不定期在汇丰银行存入一笔钱,后代中的有德者才能得到”,写遗嘱希望兄弟不要吵架,要和睦。在家族信托中会做一些美好的期许,但是这个美好的期许有时候并不能成为现实,而且有可能是阻碍成为现实的绊脚石。我把它称为柔性条款,柔性条款导致你的整个传承失败。从家庭传承的角度来讲,做传承安排的两个条件比较重要,一个是你的架构安排,第二条款的设置,跟建房屋一样有四梁八柱,还有内装饰,使整个房子建设得更好。这是历史上的,再好也有缺陷。
许麟庐,齐白石的弟子,一次婚姻多子女的家庭。李敖,多次婚姻多子女的家庭。当然他们的家庭财富都是足够大,许麟庐的遗产标的21亿,许麟庐虽然写了遗嘱,但是有的子女认为妈妈拿出来的遗嘱是假的。我们千万不要拿金钱考量人性,人性在金钱面前几乎可以趋近于无穷小。李敖也是有遗嘱的,这个遗嘱因为多婚姻、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诉讼,从历史和现代跟大家汇报一个观点,我们在做遗嘱或者金融规划安排的时候,有架构的安排、条款的设置,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实现,可能要找专业的机构。
我没有写具体哪个机构,没有广告嫌疑。写得挺好,它的使命可以看到“推动遗嘱进入每个中国家庭”。今天是新华社的论坛,今天讨论家庭传承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财富管理中心近20年了,名字改了15年。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份专属的财富管理方案。今天跟大家汇报的第二句话,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要有自己的遗嘱。如果人生的前半程你的身份证是很重要的话,人生的后半程遗嘱证也很重要,双证合一或者双证合璧才能保证未来老有所安。
说遗嘱不单单说遗嘱,还有金融的配套。60岁以下立遗嘱人的数量,还有30岁以下立遗嘱人的数量,我们刚才说虽然人口老龄化70岁是中年,80岁是老年,但是立遗嘱宜早不宜迟,早立嘱得安宁,找专业。
汇报到此结束,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