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11月25日,龙蟠科技(603906.SH)A股涨停,股价报18.06元,最新市值123.7亿元。
此前一日晚间,龙蟠科技公告宣布,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及控股孙公司南京锂源与楚能新能源相关公司共同签署了相关协议,约定自2025-2030年期间,龙蟠科技方合计向楚能新能源方销售13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
龙蟠科技称,若按照预计数量及市场价格估算,在不考虑客供碳酸锂模式的情况下,该协议总销售金额超450亿元。以此计算,每吨磷酸铁锂售价约为3.46万元。
该协议是对双方5月签署协议的补充与修订。5月,双方曾约定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采购量只有15万吨,当时计算的总销售金额约为50亿元。
此外,协议的截止期限,也将从此前约定的2030年4月30日,延长至当年12月31日。
“此次签订的订单属于框架协议,最终销售还需要根据实际订单据实结算。”隆众资讯磷酸铁锂分析师翟林林向界面新闻表示。
她同时指出,此次协议中新增的预付款相关条款,是一个较大的进步。
该条款规定,协议签订生效后,楚能新能源方在一定期限内,支付一定金额的预付款至龙蟠科技方账户。龙蟠科技方开始供货后,楚能新能源方支付龙蟠科技方的相关货款,优先从该笔预付款内扣除,直至扣除完毕。
翟林林认为,能够达成该预付款条款的主要原因为,下游需求增长,促使电芯企业更希望与上游磷酸铁锂企业锁单。
龙蟠科技也向界面新闻表示,此次与楚能新能源签署订单,证明了国内外对储能的强烈需求。
当前,锂电下游需求正面临“爆发式”增长。
尤其在储能电池方面,今年年中以来,受全球政策波动、新型应用场景快速发展、技术迭代等因素影响,储能电池需求旺盛,业内甚至一度出现“缺芯潮”现象。
此次签下龙蟠科技百万吨大单的楚能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主要从事储能电池、动力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受大幅增长的下游需求刺激,楚能新能源当前总计110 GWh有效产能已全部满产。该公司也在加码产能布局。截至目前,楚能新能源在建产能超400 GWh、总规划产能超500 GWh。
在此行业背景下,锂电产业链各个环节企业均迎来了不同程度的“订单潮”。
龙蟠科技今年以来已披露多个磷酸铁锂大额订单。
今年年初,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福特汽车旗下的Blue Oval签署了供应协议,协议约定由锂源(亚太)自2026-2030年向后者销售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6月初,锂源(亚太)又与亿纬锂能海外全资孙公司Eve Energy签署了生产定价协议。锂源(亚太)及其关联企业预计将自2026-2030年间,合计向Eve Energy及其关联企业销售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9月,锂源(亚太)与宁德时代(300750.SZ)签署采购合作协议,预计自2026年二季度至2031年间,合计向宁德时代海外工厂销售15.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目前,龙蟠科技国内外在手订单很饱满,产能利用率接近满产。”龙蟠科技向界面新闻介绍称。
与接二连三的订单形成对比的,是龙蟠科技不太乐观的盈利状况。
今年前三季度,龙蟠科技实现营收58.25亿元,同比增长2.91%;净亏损1.1亿元,虽已较去年超3亿元的亏损大幅缩小,但依旧没赚到钱。
该公司曾在半年报中表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锂电池行业整体仍处于周期底部,磷酸铁锂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叠加部分存货跌价损失影响,最终导致公司亏损。
2022年底,磷酸铁锂材料价格约17万元/吨,2025年8月跌至3.4万元/吨,跌幅约八成。
截至今年三季度,龙蟠科技资产负债率为79.24%,较去年同期提高3.24个百分点。
今年1-9月,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6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69.61%。对此,龙蟠科技给出的主要原因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
这并非个别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而是当前磷酸铁锂行业的普遍情况。
正极材料是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主要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四种技术路线。其中,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是当前最为主流的两种技术路线。
自2020年起,国内锂电池行业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的促进下迎来爆发。处于中游的正极材料市场也涌入大批企业,产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行业格局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随之而来的便是愈演愈烈的价格战。
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方面的压力以及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使得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碳酸锂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关键原料之一。近期碳酸锂价格反弹到9万元/吨附近,较8月初上涨约三成。
受到定价模式、行业内卷等因素影响,这一涨势尚完全未传导至磷酸铁锂环节。据上海钢联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11月25日,磷酸铁锂市场报价为3.96万元/吨,较8月初上涨不到两成。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短期内磷酸铁锂环节承压明显。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磷酸铁锂全行业已连续亏损超36个月,六家上市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67.81%。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逼近470万吨,实际产量仅230余万吨,产能利用率约50%。
翟林林指出,按照本周行业价格估算,磷酸铁锂企业存在盈利空间。但从全年来看,磷酸铁锂企业仍多处于负盈利的状态。
为应对磷酸铁锂行业面临的价格内卷问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
《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得出15714.8元-16439.3元/吨(未税价格)为行业平均成本区间。依据该成本区间价格,龙蟠科技此次签订订单价格具备一定盈利空间。
翟林林指出,磷酸铁锂的价格走势,极大程度上受到碳酸锂价格影响。据其判断,远期看,碳酸锂仍将供大于求,后期价格依然存在走弱预期。
有磷酸铁锂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指出,改善磷酸铁锂行业内卷最有效的方式,是将下游电池企业也纳入磷酸铁锂行业的协作体系中,使得上下游双方能够在相对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公平、协调的沟通与合作。
“如果只有上游材料企业在推动反内卷,或者仅能依靠高端产品维持一定的议价权,整个磷酸铁锂产业链仍将处于被动状态,企业只能不断追赶技术或成本,以免落后挨打。”上述业内人士称。
该业内人士还指出,磷酸铁锂行业有必要明确高、中、低端产品各自合理的成本核算方式,使其更贴近实际生产情况,并基于此形成相应的价格体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