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企业花名文化并不罕见,员工花名“限定鼠字”的规则却引发争议。
近日,“入职三只松鼠需改‘鼠某某’名字”的话题引发市场热议。
“改名”惹争议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入职三只松鼠(300783.SZ)后员工需把名字改成“鼠某某”,并晒出了分销会上带“鼠”字前缀的名牌以及全员以“鼠”字开头命名的公司党委名单截图,相关内容迅速在社交平台发酵。
信息来源:社交平台
针对争议,三只松鼠方面对外回应,“鼠名”是非强制性企业文化,仅用于内部工作场景。据媒体报道,入职时三只松鼠会告知员工可自主选择取“鼠”字开头名字作花名,但并非硬性规定,拒绝取用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这种命名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契合‘三只松鼠’的品牌形象,让内部工作氛围更显亲切,同时强化品牌特色。”创始人章燎原的花名“松鼠老爹”便是典型例子,员工也有“鼠标垫”“鼠键盘”等趣味名称。此外,即便员工后续离职,公司也会为其保留对应的“鼠名”,作为曾在企业工作的纪念。
信息来源:三只松鼠官方微博
记者进一步从官方微博了解到,三只松鼠的“鼠系”文化渗透较深,员工办公的地方称“鼠窝”,用的办公软件叫“飞鼠”,玩乐的地方为“松鼠小镇”,甚至连冰箱也被冠以“鼠冰箱”的专属名词。同时,线上客服及线下门店工作人员则统一称呼顾客为“主人”。
信息来源:三只松鼠官方微博
事实上,企业花名文化在企业尤其是大厂中并不鲜见,如阿里员工花名多取自武侠小说,马云的花名便为“风清扬”。但三只松鼠“限定鼠字”的规则仍引发部分网友抵触,“取花名很好玩,但若必须以‘鼠’开头,就有些接受不了”。
三只松鼠的花名文化也曾引发舆论争议。
日前,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其购买的三只松鼠板栗疑似变质并申请退货时,发现商家退货收件人名为“退货鼠”。该消费者质疑这一名称谐音“退货死”存在恶意。彼时公司同样以“企业文化”为由回应,称内部还有“发货鼠”“客服鼠”等花名,“退货鼠”并非辱骂消费者。
三只松鼠产品 左宇/摄
净利润“腰斩”
三只松鼠近期的业绩压力也受到市场关注。
作为“国民零食第一股”,今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实现营收77.59亿元,尽管同比增长8.22%,但相比上年同期56.46%的涨幅已出现明显放缓;盈利端压力更大,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滑52.91%,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事实上,三只松鼠前三季度赚到的1.61亿元利润中,有近亿元为政府补助,若以更能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来看,实际利润仅0.57亿元,同比下滑78.57%,三只松鼠赚钱能力正在下滑。
拆解成本费用可见,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25.27%,在近三年同期中处于中等水平,利润下滑主因是费用高企。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超24%至16亿元,远超营收增速,主要源于平台及推广费用增加,对应销售费用率从上年同期的18.05%增至20.69%。高额推广投入未能有效拉动营收增长,反而拖累利润,三只松鼠整体净利率仅1.97%,创近三年同期新低。
三只松鼠线下门店 孙婉秋/摄
面对盈利压力,三只松鼠于10月下旬向经销商发布产品价格调整通知函。自11月1日起,三只松鼠将对旗下35款产品进行涨价,涉及的产品包括坚果、巴旦木、瓜子、开心果以及芒果干等,涨价幅度在0.2元到10元之间,最高涨幅约23.40%。其中,50克/袋规格的开心果涨价1.1元至5.8元,“坚果礼·纯坚果款/璀璨款”每盒涨价10元至140元。
根据通知函,三只松鼠涨价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坚果果干原料、包材及物流运输等综合成本持续攀升,且波动显著。经销商价格上涨,大概率也将传导至终端市场。
其实今年中期,三只松鼠盈利能力已出现下滑,彼时管理层曾对外释放积极信号:“虽然市场竞争很激烈,但公司依旧保有信心”。这一结论源于三个方面,管理层认为,三只松鼠一是具备清晰的认知,二是因为底层能力的变化,三是聚焦发展机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