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招商基金对旗下指数产品线进行了一轮集中调整,共有11只产品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多位基金经理参与交接。刘重杰卸任招商,由廖裕舟接任;许荣漫卸任招商中证A100ETF、招商沪港深医药ETF,也分别由窦福成、廖裕舟接任,招商中证红利质量ETF同时增聘了窦福成,与刘重杰共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知名基金经理、“白酒一哥”侯昊卸任了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职务。调整后,侯昊的在管产品数量进一步精简,工作重心或将更为聚焦。
侯昊卸任5只产品业绩回顾:多为指数型,任期回报稳健
根据公告,侯昊此次卸任的5只产品均为被动指数型基金,覆盖大宗商品、煤炭、物联网及疫苗生物技术等不同主题。
招商央视财经50A(217027.OF):自2017年9月5日管理至2025年11月13日,任期8.19年,任职回报80.32%,年化回报7.46%,在同类379只产品中排名第46。
招商中证煤炭A(161724.OF):同期管理8.19年,任职回报76.69%,年化回报7.19%,同类排名62/379。
招商中证大宗商品(161715.OF):同期管理8.19年,任职回报66.34%,年化回报6.41%,同类排名97/379。
招商中证物联网主题ETF(159701.OF):自2021年12月15日管理至2025年11月13日,任期3.92年,总回报8.24%,年化回报2.04%,在1307只产品中排名第423。
招商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561920.OF)自 2024-07-13 日管理至2025-11-13 日,任期1.34年年,总回报 29.38% ,在2395只产品中排在第1850位。
这些产品在侯昊管理期间,均取得了正回报,为持有人带来了稳健的收益。其中,商央视财经50A的回报表现最为突出。
接任团队亮相:中生代“邓童”、“新生代”窦福成、廖裕舟分工接手
此次卸任的产品已由招商基金内部的中生代及新生代基金经理接棒:邓童与窦福成共同接管招商中证煤炭A与招商中证大宗商品;窦福成单独管理招商中证物联网主题ETF。廖裕舟接手招商央视财经50A与招商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
三人背景如下:
邓童,2012年7月加入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量化投资部,曾任研究员,投资经理年限5.99年,历任管理基金数16只,在任管理15只基金,在管基金总规模88.79亿元。在管产品任期均获得正回报。管理偏股产品总回报21.06%,跑赢同期表现。管理偏债产品总回报7.69%,未跑赢同期中证综合债表现。
窦福成,2025年4月加入招商基金,此前在宏利基金担任量化研究员及投资经理,投资经理年限0.02年,目前在管6只基金,规模17.08亿元。
廖裕舟,2025年4月加入招商,曾在融通基金、申万菱信基金从事量化及指数投资工作,投资经理年限2.67年,在管5只基金,规模12.11亿元。管理过往产品总回报-7.72%,未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表现。
对于侯昊卸任部分产品的影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对原有产品的日常运营影响有限,因为这些多为被动跟踪指数的产品,投资策略相对稳定。
在管规模超600亿,白酒旗舰仍为“压舱石”
卸任后,侯昊目前管理的基金数量为12只,管理总规模仍超过600亿元,继续担任招商基金指数投资领域的核心人物。其代表作招商中证白酒A(161725.OF) 规模高达473.30亿元,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行业指数基金之一。自2017年9月22日管理以来,该基金任职回报达117.69%,年化回报9.89%,长期业绩领先。
除了这只“王牌”产品,侯昊目前在管的产品还包括:招商国证生物医药A(161726.OF)、招商A(161723.OF)以及多只近年来发行的ETF及联接基金,如招商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招商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等。
行业观察:基金经理“减负”成趋势
近年来,随着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快速增长,“一拖多”现象普遍。监管层多次提示,基金经理管理产品过多可能影响运作效率。明星基金经理通过卸任部分产品实现“减负”,已成为行业普遍趋势。
此次侯昊的调整,被视为招商基金优化投研资源配置、提升管理专业度的举措,旨在令其更聚焦于核心能力圈,持续为持有人创造稳定回报。
公告显示,侯昊卸任产品后“另有任用”。市场分析认为,由于相关产品多为被动指数型,投资策略稳定,日常运营预计不受影响。投资者后续可继续关注侯昊在管旗舰产品及重点布局赛道(如消费、医药等)的后续表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