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底,全国 31 个省份公布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与 2024 年年底相比,整体格局变化不大,排在前六位 " 挑大梁 " 的依然是 6 个经济大省。其中,山东省三季度单季 GDP 同比增量达到 1176 亿元,领跑全国。
山东省内数据则显示,山东经济 " 三核 " 地位依然稳固,青岛、济南、烟台三地 GDP 合计占全省比重超过 40%。其中,烟台呈现追赶之势,再次引发 " 谁是山东经济第二城 " 的讨论。
" 山东经济第二城 " 之争由来已久,如今两城经济总量、未来潜力如何?从全国角度讲,即将迈入 "10 万亿俱乐部 " 的山东又能否维持长期势头?
经济大省把持前六,格局不变、领跑全国
与 2024 年年底相比,31 个省份经济体量格局变化不大。记者对比发现,除重庆与辽宁位置对调,分别位列第 16 位和第 17 位外,其他省份的位次没有发生改变。
位居前六的经济大省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和河南。前三季度,这 6 个省份的经济总量合计约 45.18 万亿元,占全国 GDP(101.5 万亿元)的比重达到 44% 以上,起到 " 挑大梁 " 作用。
其中,广东、江苏两省前三季度 GDP 均突破 10 万亿元,分别为 10.52 万亿元和 10.28 万亿元,差距不大,但与其他四省拉开明显距离——排在第三位的山东约为 7.71 万亿元,浙江约为 6.85 万亿元,四川、河南均未突破 5 万亿元。
哪个省份在三季度表现最好?第三季度,山东省实现 GDP 约 2.71 万亿元,与去年三季度相比,增长 1176 亿元,增量领跑全国,江苏省三季度同比增量也达到 1032.2 亿元。山东与江苏是仅有的两个三季度 GDP 同比增量 " 破千 " 的省份。
烟台 GDP 增速亮眼,青岛 GDP 省内第一
分析山东三季度的强势表现,其下辖的 16 市中,哪些城市贡献最大?前三季度,山东经济 " 三核 " 地位依然稳固,青岛、济南、烟台三地 GDP 合计达到 3.2 万亿元,占山东全省 GDP 的比重超过 40%。
其中,青岛与济南 GDP 总量双双突破 1 万亿元,青岛以 1.34 万亿元总量继续稳坐 " 山东龙头 ",济南以 1.04 万亿元紧随其后,烟台为 8223.5 亿元,排在第三。
若从增速看,前三季度,烟台 GDP 同比增长 6.4%,成为 " 增速冠军 ",高出青岛和济南 1 个百分点(两地均为 5.4%),也高于全省平均(5.6%),是拉动山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烟台近一段时间呈现出追赶之势,再次引发了 " 谁是山东经济第二城 " 的讨论。
从增速看,烟台似乎正在缩小与济南的差距,但现实是,今年前三季度,济南经济增量为 758 亿元,烟台为 518 亿元,双方经济体量的差距较上半年的约 1300 亿元进一步扩大到约 2200 亿元。
2024 年 11 月,在山东烟台高新区海域,海上起重平台 " 博强 3060" 为海上能源岛项目吊装设备。图 /IC photo
济南 vs 烟台," 山东经济第二城 " 之争
增速的 " 辉煌 " 为何没能带来体量差距的缩小?从计算方法看,实际增量受到了基数效应的影响;从实际的发展情况看,两座城市还存在政策、资源、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结构性差异。
根据去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的《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 2035 年)》,济南被赋予山东省省会、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等多个定位。同时,济南都市圈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都市圈,意味着济青(济南、青岛)都市圈将联动引领区域发展。
从一省省会到引领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城市,济南的虹吸效应愈发凸显。当地不仅拥有山东大学等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人才资源富集,高端化的产业布局也吸引更多人才聚集济南。
2024 年,济南常住人口 951.5 万人,较 2023 年增长 7.8 万人,常住人口增量位居山东首位,在北方主要城市中仅次于西安。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的情况下实现的,意味着济南常住人口的增长主要依靠人口迁入。与此同时,烟台的人口发展则面临较大压力—— 2024 年常住人口增长 3000 人,此前的 2020 年至 2023 年,当地常住人口连续 4 年负增长。
产业布局方面,前三季度,烟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3.9%,高于济南 8% 的增速,从结构上看,两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支撑济南工业增长的主要是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前三季度分别增长 19.7% 和 20.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高达 56.6%。再看烟台的工业结构,增速最快的是化工,增长 44.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为 11.8%,远低于济南。
对比来看,济南的产业布局偏向高端化,以浪潮集团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中国重汽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及金融业等都布局在济南。烟台则以化工、机械、食品等传统产业为主。不过,近些年化工领域出现新意,绿色石化、清洁能源等成为新的增长点,带动烟台实现较高增长。
实际上,两座城市的 " 经济缠斗 " 由来已久。2004 年,烟台经济总量首次超越济南,并保持领先长达 14 年,直到 2018 年,济南将烟台反超,GDP 相差 562 亿元。再到 2019 年,莱芜被划归济南管辖,使得济南经济总量直接逼近万亿大关,达到 9443 亿元,烟台为 7653 亿元,差距彻底拉开。
下阶段又将如何变化?增速代表着未来潜力,体量代表着当前实力,在这场增速与体量的追赶中," 谁是山东经济第二城 " 之争将日趋激烈。
山东工业贡献最大,高技术产业占比超过一半
从产业来看,对三季度山东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依然是工业。
前三季度,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8%,比上半年提高 0.1 个百分点。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上拉全省工业增速 3 个百分点。
其中,汽车、铁路船舶、电子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7%、14.9%、16.6%。如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圆片、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 98.2%、43%、27.6% 和 24.2%。
从投资来看,前三季度,在山东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3.7% 的情况下,工业投资增势稳健,实现 7.7% 的增长,拉动全部投资增长 3.1 个百分点。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多年,山东的工业发展围绕一个主轴展开——新旧动能转换。
作为传统工业大省,过去,山东虽然产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但是产业结构以化工、钢铁、铝业、造纸、轮胎等为主,传统产业占比一度高达七成,其中重化工业又占传统产业的七成。收入排在前列的为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等资源型产业,能源原材料占 40% 以上,产品多为粗加工、科技含量较低的初级工业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山东作为传统工业大省被委以重任,2018 年初,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成为我国唯一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
此后,山东通过淘汰落后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等,探索新旧动能转换路径。经过一段阵痛期,逐步培育出新的增长点。
目前,山东拥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7 个、制造业单项冠军 235 家,数量均为全国最多。裕龙岛高端石化、日照精品钢铁基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工程落地达产。在数字领域,集成电路已经形成全产业链布局,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 46 家、数量居全国第一,预计今年山东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
在 10 月 24 日举行的 " 十四五 " 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孙爱军表示,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已经由 2020 年的 45.1% 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 55.2%,产业提档升级态势明显,工业经济结构向优向好。
2024 年 2 月,山东济南,航拍济南起步区崔寨北的比亚迪汽车工业园。图 /IC photo
"10 万亿俱乐部 " 将迎新成员,经济大省格局长期或生变
2024 年,山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86 万亿元,距离 10 万亿大关只差临门一脚。如果能够如期实现今年提出的 "5% 以上 " 的增速目标,则意味着,山东将在今年迈上 10 万亿台阶,成为继广东、江苏之后,第三个进入 "10 万亿俱乐部 " 的省份,也是北方第一个完成这一目标的省份。
如果山东顺利跨过 10 万亿大关,接下来,广东、江苏的位置会受到冲击吗?"10 万亿俱乐部 " 成员的位次是否会发生变化?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江苏 GDP 分别为 10.52 万亿元和 10.28 万亿元,差距仅 2400 亿元左右,山东为 7.71 万亿元,距离第二名江苏相差达到 2.57 万亿元,粤苏两省保持断层领先优势。
大约十年前,山东与粤苏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如此悬殊,2017 年山东 GDP 为 7.27 万亿元,广东和江苏分别为 8.99 万亿元、8.59 万亿元。与第一名广东相比,山东也仅有 1.7 万亿元左右的差距。
" 分水岭 " 出现在 2018 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对 2018 年 GDP 进行了修订,修订后,山东当年的 GDP 由原来的 7.65 万亿元降至 6.66 万亿元,下降了将近 1 万亿元。与此同时,修订后的广东和江苏 GDP 均有上调,分别上调约 2666 亿元、612 亿元。
也是在 2018 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此后几年,山东经济发展经历了由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阵痛,与广东、江苏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与此同时,紧随山东之后的浙江表现亮眼。前三季度,浙江 GDP 为 6.85 万亿元,与山东相差约 8600 亿元,近三年,两省之间始终保持约 8000 亿元的差距。从人均 GDP 来看,2024 年浙江以 13.56 万元 / 人大幅领先于山东的 9.76 万元 / 人。
两省的经济特点有明显不同:山东工业门类全,基础扎实;浙江民营经济活跃,创新氛围浓厚。从人力资源对比来看,浙江 2024 年常住人口为 6670 万人,增加 43 万人;山东 2024 年常住人口减少约 43 万人。此外,山东是全国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截至 2024 年底,全省有 60 岁及以上人口 2482 万,占比 24.62%。
前有粤苏,山东难以望其项背,后又有浙江紧随其后,长期来看,经济大省格局或将生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