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宝宝巴士相关负责人向用户表示诚挚的歉意。据报道,此前,有网友反映打开宝宝巴士旗下一款“宝宝巴士儿歌”APP时,开屏会跳转到低俗擦边直播等不适合儿童观看的第三方广告,引发社会关注。
对于拥有明确儿童群体为受众的应用来说,儿童的欢快旋律与成人的擦边画面同框,让家长极为愤慨,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弹窗失误,更是儿童网络保护机制的系统性失效。

宝宝巴士跳转广告涉及低俗广告。图片来源:网友社交平台截图
事发后,宝宝巴士品牌客服表示,“审核过程中难免存在疏漏”,这种自我辩解毫无说服力,只会引来更强烈质疑。在舆论压力下,宝宝巴士相关负责人出来道歉,既是一种危机公关,也是分内之事,但不能熄灭此事引发的怒火。
从网友反馈看,这不是宝宝巴士第一次被举报涉及低俗广告。此前就有网友称,“4岁小朋友看时,不小心点到上方广告界面,跳出来的广告是黄色广告,且怎么都关不掉”。
即便涉事的问题广告是第三方平台接入广告,宝宝巴士也难辞其咎,该承担的责任也推卸不了。比如,对广告的审核机制不能失灵,对问题广告的拦截责任不能缺位。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

宝宝巴士跳转广告涉及低俗广告。图片来源:网友社交平台截图
此事发生后,宝宝巴士表示,第一时间下线了相应平台上的所有广告,并及时与平台沟通,完善广告主的审核和屏蔽机制;针对广告平台无法监控的广告主,宝宝巴士自行研发了广告强制拦截功能,对其实施强制拦截。这也说明对付问题广告,宝宝巴士是有办法的,关键是为不为。
此外,根据广告法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无论广告是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还是无法一键关闭,都暴露出平台与广告发布方等涉嫌违法。由此看,宝宝巴士不能简单“甩锅”第三方,口口声声拿第三方说事,无法服众。
跳转广告引发的争议持续不断,如何更高效治理也值得讨论。值得追问的不仅是宝宝巴士审核乏力,还在于互联网平台上的露骨广告为何长期存在?事实上,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不断地整治问题广告,为何一些问题广告一直骚扰用户、干扰用户,却难以一键关闭?恐怕有关平台难辞其咎。到底有没有落实监管部门的要求,事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数字时代尤需为孩子守护优良环境,此事再次敲响了儿童数字安全的警钟。涉事企业应该真正履职尽责,把孩子放在心上,而不是当成牟利工具,宝宝巴士才能驶向美好未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