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消费者协会、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和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在线旅游消费满意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95.42%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通过旅游相关网站或APP完成过门票购买、跟团游等消费行为,表明在线渠道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载体。
据国家文旅部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25 年6 月,我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5.14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45.8%。总体看,旅游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凸显,而在线旅游平台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报告》共收集问卷调查数据和舆情数据,共计11784条。将消费者常用在线旅游企业分为传统平台(如携程、飞猪旅游等)和新型平台(如美团、抖音等),
在旅游消费活跃度方面,问卷数据显示,最近一年有外出旅游经历的受访者占比高达97.94%,仅有2.06%的受访者未参与旅游,表明旅游已成为大众常态化的生活消费选择。
在线旅游消费渗透率同样处于高位。95.42%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通过携程、小红书等旅游相关网站或APP完成过门票购买、跟团游等消费行为,仅4.58%的受访者未进行过线上旅游消费,表明在线渠道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载体。
在平台使用频率方面,用户使用习惯呈现分层特征。每月使用1-2次的受访者占比最高,达39.54%;每季度使用1-2次的用户占比32.84%,两者合计超70%,构成了在线旅游平台的核心用户群体;每月使用≥3次的高频用户占比17.23%,主要为旅游爱好者或商务出行人群;每年使用1-2次及很少使用/从未使用的低频用户占比分别为9.89%和0.50%,整体使用频率分布符合大众旅游消费的周期性特征。
用户在选择在线旅游平台时,决策主要取决产品丰富度、价格优惠、品牌口碑和界面体验者四个维度。数据显示,“产品丰富度”成首要考量因素,占比63.75%,用户希望通过单一平台满足住宿、交通、门票等一站式旅游需求。“价格优惠”紧随其后,占比61.42%,价格敏感度在旅游消费决策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在线旅游消费项目选择方面,“住宿预订”占比最高,达58.09%,是用户线上旅游消费的核心需求;“度假旅游产品”占比53.77%,位居第二;“景点门票”占比52.12%。上述三个项目都有超过半数被访者选择,构成在线旅游消费的主要场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