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主会场外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游船搭载游客驶过天津海河三岔河口。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摄
外籍记者在 2025 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摄
扫码观看视频
初秋,渤海湾畔海潮奔涌,海河两岸灯光璀璨,沽水流霞迎接远客。设卫筑城 600 多年的古都天津,以崭新风貌迎接 " 上合时刻 " 的到来。
9 月 1 日,习近平主席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和 " 上海合作组织 +" 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一次跨越山海的和合对话。习近平主席同 20 多位外国领导人和 10 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海河之滨,总结上合组织成功经验,擘画上合组织发展蓝图,凝聚 " 上合组织大家庭 " 合作共识。
多位国际人士和外媒记者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此次峰会是一届友好、团结、成果丰硕的峰会。峰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和组织建设等 24 份成果文件,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指明前行方向、注入强劲动力,将推动上合组织迈入更加团结、更重协作、更富活力、更有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 " 成功密码 "
这些天,行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天桥横幅、沿街彩色道旗上," 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 等标识格外醒目。以 "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 为核心内涵的 " 上海精神 ",成为此次峰会的一个热词。
" ‘上海精神’在当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上合组织大家庭各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政治体制,但强调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致力于向全世界传递促进和平发展、维护多边主义的信号。" 印度主要财经新闻频道 CNBC-TV18 顾问编辑拉胡尔 · 希夫尚卡尔表示,上合组织、金砖合作机制等以全球南方国家为主要成员的国际机制,更具包容性,为人们带来新的全球治理视角,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高级记者阿卜杜勒 · 瓦吉德 · 汗表示,在 " 上海精神 " 的指引下,上合组织在各领域的相关举措都确保各国平等协商,不断增进互信。上合组织汇聚了多样文明,尊重各国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与发展模式,并将这种差异转化为发展与合作优势。
去年 7 月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中国已实施完成 100 多项主席国活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主席国口号、擦亮 " 上海精神 " 金字招牌。
" 俄罗斯也有一句谚语,意思是:‘我们同舟共济’。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诸多挑战。要克服这些困难,国际社会可共同加强合作。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有着共通的理念。" 米哈伊尔 · 格洛夫宁说。
"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积极倡导‘上海精神’,在参与全球治理中展现出一种新的国家间相处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各国间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对那些致力于为本国人民谋求最大发展福祉的国家来说,‘上海精神’必然会引起巨大共鸣。"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罗曼 · 齐斯金认为," 上海精神 " 与各国追求和平发展的理念是相通的,是指引不同国家友好相处的一种建设性方式。
携手推动地区繁荣发展
8 月 28 日 10 时,天津新港北站。一列满载医药、电器、食品的中欧(中亚)班列启程,将由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预计 8 天抵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这是今年以来,国铁北京局在天津地区开行的第 464 列中欧(中亚)班列。
近年来,开行数量持续增加的中欧班列,不仅架起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桥梁,也见证了上合组织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 在莫斯科乃至俄罗斯各大城市,只需留意街道上往来穿梭的车辆,便不难发现大量中国汽车的身影。这正是中俄两国在工业与贸易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 · 格洛夫宁表示," 从区域合作来看,上合组织成员国在铁路运输、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合作已取得显著进展,这一趋势在俄罗斯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近年来,许多中国企业积极投身上合组织国家数字化转型建设,5G 网络、智慧城市、移动支付等一系列项目加速落地。
" 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投资建设工业园区与物流枢纽,同时还为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工业园吸引投资,这些项目为中亚地区的工业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提供了支持。中国还积极参与乌兹别克斯坦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 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国际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沙夫卡特 · 阿林别科夫指出,上合国家间的工业合作为区域引入创新技术、实现生产本地化及发展价值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不仅促进了巴国内互联互通,缓解了当地电力短缺危机,还创造了大量就业与教育机会,为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 巴基斯坦人常说,我们与中国的友谊比山更高,比海更深。我们认可中国的发展及提出的相关政策。" 对于上合组织及其框架下巴中一系列合作成果,巴基斯坦萨玛电视台主播伊尔凡 · 阿什拉夫给予高度评价," 上海合作组织是各成员国为实现发展、进步、和平等共同目标而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上合组织蓬勃发展," 朋友圈 " 不断扩大。亚太 " 一带一路 " 共策会会长翁诗杰表示,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双多边合作覆盖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是多极世界中捍卫自由贸易及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
同筑互利共赢之路
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 10 年(2026-2035 年)发展战略》,发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的声明、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通过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和组织建设等 24 份成果文件……此次峰会达成的一系列合作成果,将有力推动上合组织各方同筑互利共赢之路。
米哈伊尔 · 格洛夫宁表示,中国正积极引领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领域的协作。" 本次峰会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各方有望进一步深化经济往来,加强多边协作,推动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促进实体经济对接。上合框架下的多项务实合作举措,有望为各方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 在不断演变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下,上合组织已经成为区域和平、稳定、发展和繁荣的新希望。此次峰会达成的一系列合作计划,为区域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阿卜杜勒 · 瓦吉德 · 汗表示,上合框架下的反恐合作、经贸合作对巴基斯坦意义重大,有助于加强巴基斯坦与上合其他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与经济关系,促进各国携手推动地区和平发展。
沙夫卡特 · 阿林别科夫十分关注上合组织在产业合作方面的计划。他认为,在全球经济遭遇挑战的当下,上合国家间的工业合作正变得尤为重要。通过整合庞大的人力潜力与自然资源,上合组织成员国完全有能力构建可持续的产业链,并发展互补性产业。" 本次峰会对未来上合国家加强工业合作、明确具体项目实施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翁诗杰表示,作为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中国提出的 " 全球发展倡议 "" 全球安全倡议 "" 全球文明倡议 "" 全球治理倡议 " 契合上合组织国家的共同诉求,也为上合组织发展指明方向。未来,期待上合组织与区域内其他多边合作平台加强对话交流,在促进地区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 此次峰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增强上合组织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到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双多边合作中来。" 伊尔凡 · 阿什拉夫说。
(本报记者李晓宏、彭训文、李嘉宝、林子涵、徐令缘、王慧琼参与采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